时间:2023-07-17 校园资讯 查看: 589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李青 徐小贻)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近距离观察学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体系,深入了解山东省乾舜水土治理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模式与盐碱地治理技巧,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碱行致远”实践团赴东营垦利区乾舜水土治理有限公司在农业农村局张伟越、山东乾舜水土治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经理协助下顺利开展调研。
山东乾舜水土治理有限公司试验地介绍 通讯员 徐小贻 摄
形势严峻,迫在眉睫
7月17日上午,在张伟越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人来到了山东省乾舜水土治理有限公司参观走访。首先,乾舜水土治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经理协同团队成员针对盐碱地资源进行了密切交流探讨。他提到,山东有近900万亩盐碱地,但仅东营市就有341.8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如何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向盐碱地要粮成为主要研究的问题。
实践团成员与农业农村局科员张伟越交谈 通讯员 周凡超 摄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根治盐碱改善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经过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改良后的田地里,玉米、大豆长势正好。这块曾经撂荒16年的重度盐碱地,如今变成了平均亩产357.11公斤小麦的粮田。“改良前,含盐量是16‰;改良后,降到3‰左右。”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介绍,这一翻天覆地的含盐量降低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努力、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所有人的密切配合。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王经理跟我们说道,“我们运用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用塑料膜垂直铺塑,封闭区域,防止盐水内侵,用底层管控水位,上层管冲洗盐碱,真空泵吸力加速渗透,达到了较好改造盐碱地的目标。”
据统计,通过改造,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可种植粮食360万亩、棉花100万亩、枣树100万亩、牧草10万亩,这里面便有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的卓越贡献,目前,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共流转了2万亩中重度盐碱化耕地,其中治理完成的1万多亩盐碱化耕地已达到了农田耕地质量和产能标准。
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大豆玉米试验田 通讯员 徐小贻 摄
不忘“改种”,砥砺前行
接着,王经理提到,仅“改土”还不够。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还需从根源上寻突破,进行“改种”。“过去,技术人员们用挖深沟加大水漫灌的办法压低盐碱度,是土地适应种子。现在,我们选育适宜盐碱地的种子,进行盐碱地种业创新。”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更好的土地治理和育种选择,不断前行。
实践团成员与农业农村局张伟越在试验田边合影 通讯员 王统巾 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实践团成员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号召,深入东营市垦利区了解其盐碱地治理经验,用好科技技术进行赋能,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唤醒农村资源,努力学习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和专业技能。实践团将通过学习其发展模式,振兴道路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不断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贡献一份力量。(李青 徐小贻)